文明之花常绽放,安全之弦记心间——学校副校长陈志良在第12周升旗仪式上的讲话
发布时间:2025年11月18日    访问:
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
  大家早上好!

  今天,站在国旗下,我们共同探讨两个关乎校园根基、关乎我们成长底色的话题——文明与安全。校园是我们朝夕相伴的家园,是汲取知识、涵养品格的沃土,而文明是这方沃土上最美的绽放,安全则是支撑我们逐梦前行的基石。唯有文明相伴、安全护航,我们的校园才能真正成为和谐成长的乐园。

  校园文明,从不是空洞的口号,而是藏在一言一行里的修养,是刻在一举一动中的自觉。清晨一句真诚的“老师好”“同学早”,能驱散晨雾带来冷意;课间不追逐打闹、上下楼梯自觉靠右,是对他人安全的尊重;课堂上专注听讲、课后认真复盘,是对知识的敬畏与珍视;餐后主动收拾餐具、有序投放至回收车,保持餐厅整洁,是公共意识的体现;文明上网、不信谣不传谣,坚守网络底线,是新时代中学生的责任担当。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,拼凑起来就是校园文明最生动的模样,也是我们作为廉实学子应有的素养。

  但美中不足的是,校园中仍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,与文明背道而驰。如:部分同学餐后未能及时回收餐具,影响了餐厅的整洁环境;个别同学在学校附近小卖部抽烟的行为,不仅严重危害自身身体健康,损害心肺功能、影响发育成长,更会损害学校的集体声誉。

  我们每个人都是廉实大家庭的一份子,“廉实是我家,我爱我家”从来不是一句口号——当我们跨出家门一步,肩负的是家人的期盼;跨出校门一步,代表的是学校的荣誉;未来跨出国门一步,承载的是民族的责任。同学们,希望大家牢记这三句话,愿这三句话成为我们的行为准则,无论何时何地,都以文明言行维护自身、家庭与学校的形象,让文明之花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持久绽放。


  如果说文明是校园的底色,那么安全就是校园的生命线。没有安全,一切成长与梦想都无从谈起。下面,我们聚焦校园中两类突出的安全问题,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警醒于心、落实于行。


  第一类:校园奔跑。在校园里快速地奔跑是非常危险的,特别是早间上操和晚修后的奔跑,光线差、视线受限,十字路口多,最容易发生碰撞。本学期至今,全校已发生17起因奔跑而碰撞导致受伤的事件,其中小学4起、初中9起、高中4起,每一起碰撞,不仅会让同学们承受身体的疼痛,耽误宝贵的学业,更会让家人忧心忡忡。校园里的从容慢行,不是拖沓,而是对自己和他人安全的负责。希望大家牢记:“慢一步,安全多一分;让一步,和谐多一分”。

  第二类:校园外的交通安全,尤其是电动车违规驾驶问题。今年3月1日,全国电动车管理“4禁3罚”新规正式实施。这既是法律要求,更是对生命的守护。“4禁”明确规定:严禁违规改装电动车,严禁驶入机动车道,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驾驶,严禁酒后驾驶;“3罚”则指出:未佩戴安全头盔,违法载人,无牌上路,将面临50至200元的罚款。

  前段时间,我们在中学部开展未成年人是否有骑电动车经历的问卷调查,数据显示:男生559人中,有骑电动车经历的35人,占比6.26%;女生269人中,有骑电动车经历的12人,占比4.46%。同学们,未满16周岁驾驶电动车,本身就是违法行为,而违规骑行时的侥幸心理,更是生命安全的“隐形杀手”。生命没有重来的机会,一次疏忽,可能就是无法挽回的遗憾。

  人生没有彩排,生命无法重来。此外,还有一个细节需要特别提醒:每次放假返校时,部分家长为图方便,将车辆停在学校大门口对面马路的栏杆旁,随后家长与学生直接跨越栏杆过马路。此时校门口红绿灯处于关闭状态,车流密集、车速较快,这样的行为险象环生,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事故。希望同学们不仅要约束自己的行为,更要提醒家长:遵守交通规则,选择安全路线过马路,让每一次返校都平安顺利。

  老师们、同学们,文明是根植内心的自觉,安全是融入血脉的素养。作为老师,我们最大的心愿,就是见证每一位同学平安、健康、快乐地成长,勇敢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愿我们以行动践行文明,让“老师好”的问候常伴耳畔,让整洁的校园成为常态,让文明言行成为廉实学子的鲜明标签;愿我们以谨慎守护安全,让慢步校园成为习惯,让遵守交规成为自觉,让安全防线永远坚固。

  我的讲话到此结束,谢谢大家!